吴光让·其他艺术门户

head
吴光让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个人信息

 

性别:男          地区:广东潮州      出生年份:1948年

 

 

荣誉称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大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声名鹊起

 

1990年,吴光让融合大吴泥塑主导创作的"高级陶艺布娃娃"在中国旅游购物节旅游产品评比中获天马银奖;
1993年,泥贴塑《唐伯虎戏秋香》、《花鼓》在潮州民间艺术作品展中获二等奖。泥贴塑《王伯当大战程咬金》获三等奖;
2006年6月10日,参加在广东博物馆举办的"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7月14日,泥贴塑《海瑞打严嵩》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陈列;
2006年9月,泥贴塑《西厢记》获第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铜奖;
2007年3月,大型雕塑作品《钟馗踏马鬼》在首届中国(吴川)泥塑艺术节暨"吴川杯"泥塑艺术邀请赛专家组比赛中获铜奖;
2007年6月,泥贴塑作品《搜楼》在第一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评选中获金奖。《西厢记》、《石平贵回窑》为首届中国泥塑艺术节组委会收藏陈列;
2007年6月,论文《大吴泥贴塑和潮剧关系之探索》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暨日照现代民间绘画研讨会上发表;
2008年4月28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乡土》栏目以《老艺人的新烦恼(泥塑)》为专题播道;
2008年8月9日-9月17日,《搜楼》、《西厢记》等五组泥塑作品参加设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
2008年9月,泥贴塑《王伯当大战程咬金》、《回书》在广东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获银奖,《杨令婆挂帅》、《金花牧羊》、《关爷疗毒》被评为精品。

 

 

名匠简介

 

吴光让,生于1948年,号光合,大吴泥塑第23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大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作品曾荣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北京·2008)”、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最高奖项。其创作的十五件精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吴光让生于泥塑世家,10岁起师从父亲吴来树;20世纪50年代,他进入大吴泥塑工艺品厂,不久便全面掌握了大吴泥塑的传统技法;其间他亦受到陶瓷艺术大师陈钟鸣的指导。他全面系统掌握了"大吴泥塑"、"捏段"、"着衣"等一系列制作技法,特别是受其父最擅长的"贴塑"中"文身"技艺的真传,刻画的人物形象细致入微、形神兼备、贴近现实,是大吴泥塑第二十三代传人。代表作品:"送水到那田头"、"柳英春增衣"等。如今他的两个儿子已经成为大吴泥塑的第二十四代传人。